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我们不快乐,焦虑的来源是什么。是钱吗?很大程度上是,但是事实上我现在也不缺钱,虽然过不上奢华的生活,但也算得上衣食无忧。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对未来的担忧,没有活在当下,而是活在过去或者是未来。

活在过去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过度怀旧,总是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比如曾经的辉煌成就、旧日的友情或爱情等。过去的一切都是好的,食物更好吃,人与人相处更和谐,大家都生活得无忧无虑,相比之下,现在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堪。但是实际上,过去往往没有那么的美好,因为我们人类趋向对回忆进行美化,使我们忽略掉过去生活中种种不好的方面,放大美好的方面。

另一种情况是沉迷于过去的痛苦不能自拔。对过去的失败、挫折或者被伤害的经历耿耿于怀,总是反复咀嚼那些痛苦的回忆,导致自己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影响当下的情绪和生活状态。

活在未来也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未来的担心,担心被裁员找不到工作、担心生病、担心孩子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无法独立生活。另一种是对未来抱有很大期待,期待换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梦想自由职业从上班的种种困扰中逃离出来,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这两种情况都不是真实的,未来是什么情况我们实际上无法预料。把过多的注意力都放在未来上面,实际上是对今天的否定。今天存在的目的,变成了只是为未来作准备。准备应对坏事的发生,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以便将来有一天过上比今天“更好”的生活。今天为了未来被牺牲掉了。

我们不管是活在过去还是未来,都忽略了“今天”这个当下存在的意义。实际上“今天”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们对“今天”的态度就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由一个个“今天”组成的。今天也是我们真正能掌握的,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今天”产生的。

所以专注于今天,认真做好手头的事情,不要浪费今天的时间,不要把真正想做的事情放到以后去做,等我有了时间 / 有了钱 / 退休了再去做 XX 事。 那个合适的未来的某一天永远不会到来。因为我们会发现,总是有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需要我们来做,永远不会有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天下太平,万事大吉,我们再来做真正想做的事情的一天。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标

现在我觉得制定过长时间目标没有实际的意义,5 年或者 10 年之后的事情有很多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就好像三年前,谁能预料到疫情会持续三年?房价和经济环境会变成这样?国际形势会变得这么紧张?

我们普通人只是这时代洪流中的一粒微尘,只能在大环境中随波逐流,环境稍有变化,我们所有的规划都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应该只专注于几个月,一年,最多三年的计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它的交给时间,顺其自然。

其实也不要小看一年能完成的事情,只要努力,规定好每天的任务,坚持执行。一年的时间可以获得不小的成就,比如学好英语、入门一件乐器、锻炼好身体,发布 52 个自媒体视频并获得一定量的粉丝。

关注每天生活中的闪光点

过好今天,就是发现今天生活中的闪光点,我们留意什么,生活就会给我什么。比如春日早晨清冷的空气、绿树、花香还有鸟鸣。或者是早上的一杯热咖啡,晚上下班后的一杯啤酒。这些都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快乐。

专注于当下的任务

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专注于一项任务直到完成。例如,当我们在工作时,不要一边工作一边刷手机或想其他事情,集中精力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吃饭时专注于吃饭,不要边吃边刷手机或者看电视。

做一件事时,心里不要想其它的事情。正如这个禅宗公案中所说:“未悟道之前,砍柴担水吃茶去;悟道之后,砍柴担水吃茶去。”

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 “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做同样的事情,边做边想着其它事情,和做事时心无旁骛,心境和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会带给我们焦虑,后者则会让我们保持平静。

另外,做事情不要只关注结果,要学会享受完成任务的过程。学习一项技能,比如英语,画画,乐器,往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果,或者是做自媒体拍视频,一开始也要经过一个长时间没什么人观看,关注的过程。这时就需要学会在过程中寻找乐趣,一点小小的进步,都值得庆祝,这才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正如乔布斯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