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虑:我已经 xx 岁了,做 xx 还来得及吗?这个两个空可以任意填写,第一个空是年龄,第二个空是任何你想做但迟迟没有开始做的事情,这往往是你的兴趣所在,是你梦想的事业,但是难度往往又有点大。可能是写作、拍视频做自媒体、学吉他、学画画、等等等等。

我的答案是:来得及。大家可能都听过这么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然而,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做起来却难。今天我想简单谈谈我对这个事情的理解。

我观察了一下,很多人对于来得及来不及开始自己梦想有疑虑主要有下面这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目标太宏大,还没有开始行动,就想着要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取得很大的成就,并借此改变人生,辞去烦人的工作,从此每天做着能给自己带来热情的工作。以我自己的举例啊,我对音乐感兴趣,喜欢弹点吉他。我一直想像着能很快的把吉他弹奏提高到很好的水平,并且可以创作自己的音乐,同时做编曲、录音、混音,最终发行自己的音乐作品。这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并且对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工程。 但现实是,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我没有那么多的学习和练习的时间,水平提高一直很慢。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就觉得非常的痛苦。

现在我调整了自己的预期,把弹吉他纯粹地当作兴趣爱好,找回开时学吉他时的初心,回归它本来的意义。我不再急于达到很高的水平,每天按部就班地练习,一点点的纠正错误,慢慢地提高。如果哪天因为工作太忙、身体不适、心情不好等各种原因不想练琴了,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不急着达到什么样的成就,避免这件事成为我的负担。

第二个原因是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我们在做一个事情时,特别希望能带来实质性的回报,希望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这样做会使我们急于求成,从而导致动作变形,事情反而做不好。就好像很多人想做自媒体拍视频,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做自媒体火了,百万千万粉丝,然后接广告、带货,实现财富自由。但实际上能一夜爆红的人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人都是默默无闻的辛苦坚持。当我们以此为目标,再面对自己辛辛苦苦拍出来的视频只有几十个播放量,粉丝数以一周几个的速度增加的现状,心态难免会崩掉。

所以我们不应该盯着那个不切实际的结果,而是把注意力放到这个事情的本身上去,尽力拍好每一个视频,每完成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小小的成就,都是值得庆祝的。其它的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弹吉他,每学完一曲子,能够完整的弹下来,都是成功。学会从过程本身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才是做事情的动力和本来的目的。

所以不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大的目标,而是关注事情的本身,给自己定一些小的目标,完成一个个的视频,写出一篇篇的文章,弹出一首首的歌,不断地用这些小的胜利,让自己获得成就感,保持对事情的热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态,我觉得是要做好完不成,或者说是不能取得大的成就的心理准备。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努力了,就一定能取得成果,可能是很多方面的原因,天赋啊、机遇啊,等等。当我们能接受即使不能取得成功,但还是一直愿意做这件事情,认为做个事情本身就有意义,我觉得更能从中找到乐趣。毕竟,这才是兴趣爱好本来的意义,不是吗?